健康大讲堂:肥胖患者怎样减重更科学
【应诊专家】赵丽娟,邢台市中心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,注册营养师,副主任医师。擅长糖尿病及内分泌疾病的诊治;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;糖尿病、冠心病、代谢综合征等慢性疾病及妊娠期糖尿病的营养治疗、医学减重等。现任河北省医师协会营养科医师分会委员、邢台市营养专业质控中心副主任委员、邢台市营养学会副理事长、邢台市预防医学会内分泌糖尿病专业防治委员会秘书长等。
肥胖是一种疾病,就诊时医生会详细询问家族史、出生史,肥胖起始时间及原因。有无相关疾病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疾病、高血压、2型糖尿病、高脂血症、高尿酸血症及痛风、多囊卵巢综合征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、骨关节炎、甲状腺疾病等。还要询问饮食情况、睡眠、心理和运动情况。然后做测量(身高、体重、腰围、臀围)及化验检查,包含但不限于血脂、血糖、肝肾功能、胰岛素、性激素水平及甲状腺功能、腹部彩超、人体成分分析等。
医生会结合化验检查的结果,对就诊者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,因为生活方式干预是减重的基础。如果通过充分的综合生活方式干预,仍无法减重,可以在严格评估后,考虑药物或手术治疗肥胖。
体质指数(BMI)是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标准,BMI= 体重÷身高的平方。18 岁及以上成人 BMI 评判标准的正常范围为18.5kg/m² ≤BMI<24.0kg/m² ,BMI<18.5kg/m²为体重过低,24.0kg/m² ≤BMI<28.0kg/m²为超重,BMI≥28.0kg/m²为肥胖。脂肪在腹部蓄积过多称为中心型肥胖,可根据腰围直接判断,男性腰围≥90cm,女性腰围≥85cm就属于中心型肥胖。但对于 80 岁以上高龄老人,建议 BMI 适宜范围为22.0-26.9kg/m²。
膳食干预是生活方式干预的主要手段,包括以下三种方式:1、限制能量饮食。是指在合理的能量分配基础上,每日限制能量摄入,达到并维持负平衡状态。根据能量需要量,建议每日减少 500-1000 千卡或减少 30%总能量摄入,同时保持碳水化合物、脂肪、蛋白质的均衡摄入(供能占比分别为 50%-60%、20%-30%、15%-20%)。2、均衡膳食模式。应在控制总能量摄入的同时,保障食物摄入多样化,保持膳食平衡。一日三餐合理分配,鼓励主食以全谷类食物为主, 减少精白米面摄入;充足摄入新鲜、低血糖生成指数的水果和蔬菜;优先选择瘦肉、去皮鸡胸肉、鱼虾等脂肪含量低的肉类,以及低脂或脱脂奶类。3、个体化调整食物构成。如高蛋白饮食,是指每日蛋白质供能比超过每日总能量的 20%,但一般不超过每日总能量的30%的饮食,可增加饱腹感、减轻饥饿感,有助于增强超重肥胖者的减重依从性并维持减重效果。
综合以上各种方法,建议肥胖患者到营养科门诊、减重门诊等科室就诊,由专业医生进行详细询问及检查,了解身体具体情况后,合理定制最佳的治疗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