邢台市中心医院

您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 >> 健康教育 >> 健康大讲堂 >> 正文
健康大讲堂

健康大讲堂:糖尿病低血糖的治疗及预防

发布时间:2023-11-17
字号: + - 14
浏览次数:
浏览次数:

1.jpg

【应诊专家】何昆,市三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,硕士研究生,从事内分泌工作近20年,擅长糖尿病糖尿病足、甲状腺、肾上腺等内分泌代谢疾病的诊治。主要社会兼职:河北省预防医学会糖尿病足专业委员会常委、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、邢台市医院协会糖尿病内分泌代谢病分会副主任委员、邢台市预防医学会内分泌糖尿病专业防治委员会常委。

低血糖是指血浆中葡萄糖水平下降,成人血糖低于 2.8mmol/L,糖尿病患者血糖低于3.9mmol/L,均可以称之为低血糖,需要引起高度重视。但由于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,影响机体对低血糖的反馈调节能力,增加了发生低血糖的风险。同时,低血糖也能诱发或加重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,形成恶性循环。

糖尿病患者应用降糖药以控制血糖,目的是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,但严格控制血糖会增加低血糖的风险,因此低血糖是糖尿病治疗中遇到的最常见并发症之一。低血糖对患者的危害不亚于高血糖,它可导致身体出现各种不适,严重时可危及生命,是影响血糖良好控制达标的主要障碍,需要引起医生和患者高度重视。

低血糖的临床表现与血糖水平以及血糖的下降速度有关,具体的可表现为:首先是心悸、出汗、饥饿感等,又称低血糖“三联”,是最常见的交感神经兴奋症状。其次是神志改变、认知障碍、严重时会出现抽搐和昏迷等中枢神经症状。还有部分老年患者常出现乏力、头晕、心烦意乱、局部出汗、局部抽动等行为异常或其他非典型症状。有些患者由于屡发低血糖或长期的神经病变,可表现为无先兆症状的低血糖昏迷。

糖尿病患者出现以下情况可考虑容易引起低血糖,如:应用降糖药物应用过多、摄食不足、未按时就餐或调药中出现消化道症状(如呕吐、腹泻等)、运动量增加、不合理饮酒等。所以,糖尿病患者出现以上情况需高度警惕,针对低血糖的可能诱因,采取不同的预防对策。

糖尿病患者在平时的调糖过程中,首先在应用胰岛素或胰岛素促泌剂(如:格列苯脲、格列齐特、格列美脲 、瑞格列奈等)时,应从小剂量开始,根据血糖情况逐渐增加剂量,谨慎地调整剂量。未按时进食,或进食过少时,患者应定时定量进餐;如果进餐量减少或出现胃肠道反应时,则需要相应减少降糖药物剂量;有可能误餐时应提前做好准备,备用糖块或糖水化合物。运动量增加时,运动前应增加额外的碳水化合物摄入或蛋白质类。糖尿病患者尽力避免酒精摄入,尤其是空腹饮酒,因为酒精能直接导致低血糖的发生并且容易掩盖低血糖症状,所以,应尽力避免酗酒和空腹饮酒。

糖尿病调糖过程中,轻度低血糖症状口服糖水、含糖饮料,或进食糖果、饼干、面包、馒头等即可缓解。当患者出现严重的或疑似低血糖昏迷时,应及时监测快速血糖,甚至无需血糖结果,及时给予果酱或蜂蜜涂抹在颌粘膜颊部,切忌喂食以避免呼吸道窒息,并就近送往医院进行抢救。当反复发生低血糖时应立即就医,到内分泌专科门诊重新调整糖尿病的治疗方案,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血糖的控制目标;糖尿病患者外出或运动锻炼时,应常规随身备用碳水化合物类食品,一旦发生低血糖,立即食用。糖尿病患者在平时的用药过程中,需家庭配备快速血糖监测仪,平时注意监测血糖,当血糖≤3.9mmol/L时,即需要补充葡萄糖或含糖食物。

综上所述,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,其临床表现形式复杂多样,严重时可出现低血糖昏迷,但低血糖是可防可治的,需要大家共同关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