痱子(miliaria)是由于高温、潮湿环境所致的小汗腺导管和毛孔堵塞,导致汗液潴留、汗管破裂、汗液外溢并形成丘疹和水疱。主要与湿度和温度有关,当温度较高时,小汗腺分泌旺盛,但湿度较大使分泌的汗液不易较快蒸发,导致汗腺导管角质浸渍,引起汗管堵塞、汗液潴留;随着小汗腺分泌,汗管压力不断增加,最终使汗管在不同位置破裂,汗液溢出,刺激周围组织而出现皮损。皮肤表面葡萄球菌数量较多,Mowad等认为表皮葡萄球菌产生的胞外多糖参与了汗管堵塞形成,同时亦产生毒素,从而加重炎症反应。
根据汗管破裂位置不同,临床上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:
1、白痱 又称晶形粟粒疹(miliaria
crystalline),由汗液在角质层或角质层下溢出而引起。常见于久病卧床、高热、大量出汗的患者及衣着过多、透气不良的儿童。常成批出现,好发于颈、躯干,分布不对称。皮损为针头大小的、透明的、极表浅的水疱,无炎症反应,多无自觉症状。
2、红痱 又称红色粟粒疹(miliaria
rubra),由汗液在表皮棘层溢出而引起。皮损常成批出现,好发于肘窝、蝈窝、皱折部位等,对称分布。皮损为针尖大小的丘疹、丘疱疹,周围绕以红晕;自觉瘙痒、刺痛、灼热;严重者可继发感染。天气转凉后,皮损可于数日内干涸、轻度脱屑而愈。
3、脓痱 又称脓疱性粟粒疹(miliaria
pustulosa),是一种常继发于其他原因所致汗腺导管破坏、堵塞、损伤性皮肤病。好发于四肢屈侧及阴囊。脓疱多为针尖大小,表浅,开口与毛囊口分布不一致。脓液培养常无细菌生长,但也可能含有非致病性球菌。
4、深在性痱子 又称深部粟粒疹(miliaria
profunda),由汗管在真皮上部破裂而引起。常密集分布于躯干和四肢。皮损为深在的白色丘疹,不痒,除面、腋窝、手、足处可出现代尝性出汗增多外,全身皮肤出汗减少或无汗;当皮损累及头部时,可出现中暑表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