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大讲堂:发现结肠息肉不要怕
【应诊专家】刘壮,市三院内镜室主任,副主任医师,从事消化、呼吸道内窥镜诊治工作30余年,兼任邢台市肿瘤内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;邢台市医学会消化内镜委员会常务委员;河北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结直肠学组委员。
结肠息肉是怎么形成的?
结肠息肉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,是结肠里长出来的新生物,不管其是炎症的、增生的还是腺瘤性,都叫结肠息肉。根据病理学类型,结肠息肉是分为炎性息肉、增生性息肉、错构瘤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。
结肠息肉形成的原因一般分为两类。一类是不可控的基因因素,1、遗传因素,有些结肠息肉的患者有家族遗传倾向,比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,这类结肠息肉如果不及时发现、及时治疗,很有可能产生癌变。2、基因突变,一部分结肠息肉的形成可能与抑癌基因的功能缺失有关,如果是这类原因产生的结肠息肉,癌变的几率会很大。另一类是可控因素,包括绿色蔬菜吃的少,饮食上没有按照低脂的原则,钙、硒等微量元素与抗氧化维生素补充不足,患有肠道疾病或有便秘、吸烟、饮酒的习惯,这些人为可控因素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,就会增加胃肠息肉的患病风险,经常吃腌制食物和油炸食物的人也更容易形成胃肠息肉。
临床上有一个现象就是老年胃肠息肉患者比年轻人多,男性胃肠息肉人群高于女性,所以高龄男性属于高危人群,生活上要养成良好的习惯,降低胃肠息肉发生的概率。
结肠息肉有哪些典型症状?
如果是较小的息肉都没有症状,一般通过结肠镜检查的时候才被发现。但是大一些的息肉,比如息肉表面会有充血、糜烂的情况,有些人可以表现为大便潜血的阳性,不一定能够看到肉眼的血便,还有些息肉糜烂比较严重的会出现消化道的出血。息肉生长时间比较长,容易出现癌变,所以一般发现结肠息肉,又考虑是腺瘤性的息肉的话,主张及早进行肠镜下的治疗。
如果肠镜检查时发现了息肉,先不要怕,应该根据肠镜的类型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式。如果只是一个炎症性息肉,那有可能不需要有明确的治疗;若息肉特别小,并且表面黏膜完全没有破坏,可以暂时观察;若结肠息肉是大于0.5公分,表面黏膜有变化,就应当进行相应的治疗。一般选择息肉治疗的方法要根据息肉的大小和数目而定,如息肉较大的,就应先取活检,观察病理,假如是恶变的,就按大手术处理;但是如果是绒毛状、管状、管状腺瘤、绒毛管状腺瘤或者侧向生长的息肉,应该积极的进行内镜下治疗。现在内镜下能够通过粘膜的切除术,有效的把息肉去除,有很好的预防结肠癌的作用。
结肠息肉因为其病因不同,很少需要预防。但有些家族性息肉病,比如患病家人数量较多,可以根据不同的疾病来预防。一旦发现息肉,一定要进行积极的治疗,定期复查,实施干预,预防结肠癌发生的几率。
如何预防结肠息肉?
1、限制摄入饱和脂肪:习惯于高脂饮食的人比那些低脂饮食的人得结肠直肠癌的风险要高,所以要特别注意限制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,尤其是红肉。
2、酒不要过量:过量饮酒会增加结肠息肉和结肠癌的风险。如果有结肠癌家族史,尤其应该减少饮酒。
3、不要吸烟:吸烟会增加结肠癌和其他许多疾病的发生风险。
4、保钙的摄入:钙可以很好地帮助你对抗结肠息肉和结肠癌。另外,维生素D (能帮助人体对钙的吸收) 也显示出降低结肠直肠癌风险的作用。
5、吃水果、蔬菜和全谷:这些食物富含纤维素,可以降低结肠息肉的风险。另外,水果和蔬菜还富含抗氧化剂,可以预防结肠癌症。
此外,坚持体育锻炼,保持健康的体重,也可以明显减低结肠癌的发病风险。